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活动已于2020年9月28日在上海落幕,本届“荷花奖”舞剧评奖评审委员会评选和组委会核定全国共八部舞剧入围终评。其中包括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作品《努力餐》和四川省歌舞剧院作品《川藏·茶马古道》。
《川藏·茶马古道》作为开幕剧目,率先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震撼上演,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作品《努力餐》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公示阶段)。
舞剧《努力餐》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出品,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制作演出,是成都市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的重点舞台剧目。早在9月开演前,舞剧《努力餐》就已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7月中旬的内部审查演出获得在场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并于2020年8月入围第十二届“荷花奖”。
该剧由中国舞蹈界新锐青年编导王思思和钱鑫共同创作。项目集结了国内一流主创团队,编剧潘乃奇、舞美设计刘科栋、灯光设计邢辛、执行编导吴淼、编导肖旭、高德瑞、李香宇、服装设计莫然、多媒体设计胡天骥、造型设计王岩、道具设计王志斌,主要演员黄琛迪、李香宇、高德瑞、祁野等都是业内的佼佼者。
聚集地域革命题材
编织磅礴史诗交响
革命题材舞剧众多,《努力餐》却另辟蹊径,从一位成都“非典型”的革命者事迹入手,将目光聚焦于20世纪30年代的“努力餐楼”,讲述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我中华之际,一代革命党人如何为解决劳苦大众吃饭问题努力奋斗、血战到底的故事。
舞剧中的主要人物车老板以革命先烈车耀先的生平事迹为原型进行改编。与大部分工农阶层出身的革命者不同,车老板青年时经商有方,甚至在国民政府人脉甚广,本可以在乱世中安享太平。然而,他却心系身处社会底层、食不果腹的百姓,希望改变国弱民穷的现状,毅然加入共产党。为了扫除文盲,让更多人识字,他开创了“注音符号传习班”;在日军侵华之际,他创办《大声》报,为民族救亡大声疾呼;为解决劳苦大众的吃饭问题,他建立了大众餐馆“努力餐”。
“努力餐”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推出了味美价廉的各色菜肴。无论达官显赫、还是车夫、报童、学生等平民大众,都能在这里享用平等的餐食。车老板希望百姓不仅吃饱,还能吃好,因此特意聘请两位名厨,凡是餐馆厨事,都由车老板亲自与厨师共同研究。此外,努力餐楼还兼备多重功能。既是《大声》周刊的刊印发行地,也是中共党员秘密联络站。同时,还承载着向革命根据地输送情报与人才的使命。
舞剧《努力餐》将车老板与努力餐楼的传奇经历浓缩在短短的100分钟内。在有限时间内展现高密度的剧情本是挑战,但《努力餐》的情节处理却松紧得当、充满艺术张力:烟火气浓郁的餐楼图景、悬疑色彩的谍战情节、为百姓加餐血战到底的凝重历史气息,层次鲜明地穿插与铺展,宛如一支磅礴的史诗交响。
多方汲取四川文化元素
铺展成都生活美学画卷
在紧凑的编排之外,《努力餐》也“烹制”出独特的四川韵味。为了忠实表达老成都的民风面貌,主创团队进行了20余次采风,8次出入成都博物馆。从生活中汲取文化,将文化浓缩为元素,再从舞美、音乐、历史文化等多个层次向舞剧进行渗透,希望让观众从更多维的角度,从舞剧中感受成都美学、品味成都味道。
舞剧的音乐运用同样极具成都色彩。博取四川音乐之长,创意融合巴蜀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曲风,令人耳目一新。
在舞剧编排的过程中,主创团队也注意到川剧中锣鼓打击乐的特色。在川剧中,“大锣鼓”被用来表现气势宏大、情绪激烈的场面;而一些“小打”,如小锣、小鼓、铰子等,则用来表现文静闲适、轻松活泼的场面。《努力餐》主创特意请川剧院老师实录了器乐锣鼓点和说唱锣鼓点,融入在情节中。
舞剧最后,则破天荒加入了现代的说唱元素,彻底将成都人骨子里的乐观、洒脱、不拘浩瀚泼洒。为配合全剧氛围,说唱没有采用电子编曲,而是调度了一整支交响管弦乐队,配上成都方言的唱词:“炮弹飞来/就当是个火炮儿/大刀砍来/就当是个孝顺儿/努力/努力/我要血战到底……”,点燃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不灭的“成都魂”“中国魂”。
除此之外,舞台上还出现了众多成都人熟悉的文化元素——变脸、盖碗茶、火锅筷、川菜、叮叮车……活脱脱一副活色生香的成都百景图鉴。
舞剧《努力餐》不仅挖掘了传统红色基因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奉献主义等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府表达,传承了党与人民生死与共、血乳交融的革命传统,弘扬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结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川藏·茶马古道》
这条路,凝结着背夫沉重的脚印;这条路,讲述着民族的气节;这条路,见证着悲欢离合、家国情怀。《川藏·茶马古道》是四川省歌舞剧院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剧目。
“斯人虽已逝,精神当永存”,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是全国第一部以川藏茶马古道为原型创作的舞剧,通过这部作品,让这条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运量最大的茶马文明古道走进观众视野。剧中撷取了川藏茶马古道上特有的“背夫”形象,通过表现千百年来他们在峭壁上一步步背出了川藏两地的血脉交融,折射出四川人民自古以来团结包容、顽强奋进、乐观豁达的精神。
本剧以30至40年代的抗战历史为时代背景,有力地再现了当年古道儿女在这条抗战物资运送的生命线上,用鲜血谱写爱国篇章的慷慨与激昂,这条洒满辛酸与热血的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真实写照!
故事讲述了川藏茶马古道上,艰难行走的背夫队伍遭遇了突发泥石流,杨阿妈不幸遇难,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次仁收养,和庄主的女儿格桑梅朵一起生活在锅庄内;弟弟茶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炒制茶叶的手艺。10年后,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运送抗战物资,茶生代替受伤的掌拐踏上古道,在锅庄内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兄弟二人也在背夫精神的浸润下、在家国情仇的激荡中不断成长和蜕变,演绎了用生命守护古道的感人故事。
本剧的主创和演出团队全部来自四川本土,由曾荣获“文华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著名导演马东风担任总导演,汇聚了川内优秀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和曾荣获“天府万人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的索晶星、林晨等省歌舞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有力展示了四川艺术创作在知名艺术家带领下的青春力量。
四川省歌舞剧院始终坚持国有艺术院团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近年来不断地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舞台作品,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优秀的社会主义艺术文化,致力为四川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文艺力量。
发表回复